案情简介
老人被骗走9万元
9月初,辖区居民何奶奶家中座机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称是其“孙子”王某某。由于听力不好,加上听着声音像,何奶奶便误以为电话那头的人是她亲孙子。
“孙子”在电话中哭诉,自己把别人打伤住院了,需要9万元治疗费用,还被带到了派出所,如果24小时内不给钱就出不来了。对方说会让一个叫小张的同学过来拿钱,并嘱咐此事千万告诉他父母,不想让他们担心。
爱孙心切的何奶奶没有多想,便立刻来到银行取了4万元现金,加上家中的5万元现金,凑齐9万元后来到“孙子”指定地点,将钱交给了一名自称小张的人。
团伙作案后逃离十堰
刑侦大队办案民警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对何奶奶实施诈骗的是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小张”取走诈骗款后又转手多人,后几名成员兵分两路逃离十堰。
“假孙子”被警方一窝端
据华某等人交代,有人在某社交软件上指令四人前往十堰领取诈骗款,并通过口令红包形式将此次“活动经费”分别转给几人。钱款到手后,再由嫌疑人高某通过网络平台以虚拟货币兑换的方式,将该笔诈骗款以等价虚拟货币的形式转给诈骗团伙指定的上家。
“亲情诈骗”套路揭秘
现查明,诈骗分子以非法手段获取到被害人及家属身份信息、联系方式之后,冒充被害人的孙子,以他们在外面遭遇不测,遇到事情急需用钱等理由,通过电话向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索要钱财。
成功骗取老人钱款后,诈骗团伙通过社交软件建群,发布任务地点、交易时间、人员信息、取钱话术、注意事项等内容,群成员根据地点远近“在线接单”充当“取手”,冒充被害人孙子及其朋友,到被害人所在地完成“取钱任务”,然后按照群组指令将诈骗款层层转移。“取手”每完成一单可获得一定佣金。
![](./W020240917353674616766.jpg)
目前,赵某、吴某、高某、雷某、华某、李某、孙某、胡某、郑某等9人犯罪嫌疑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何奶奶十分感激
但也非常后悔
“当初如果打个电话
给家人核实下就好了。”
此类案件中
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
专门针对年纪较大的老年人
利用老年人“隔辈亲”的心理特点
以老人孙辈惹事为由
诈骗老人钱财
诈骗套路分析
01
打电话嘘寒问暖
“孙子”首先利用合成声音打电话给老人嘘寒问暖,让“爷爷”“奶奶”放松警惕,骗取老人信任,根据电话另一头的反应筛选一批高质量“目标”。
02
称犯事需花钱解决
当老人放松警惕后,“孙子”再以自己犯事需要花钱解决为由,求“爷爷”“奶奶”提供现金或转账,其间,“孙子”会编造严重后果,强调“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
03
安排“骆驼”上门取钱
当老人在银行取钱后,骗子则专程安排“取手”上门取钱。
04
诈骗成功,骗子消失
诈骗成功后,骗子消失,老年人却很可能因证据意识不强、思维反应较慢等错失挽回损失良机,或又因其提供的信息不全、不足,给侦查办案增加难度。
询问亲朋好友核实:老年人遇到真假难辨的事情时,切勿急于作出决定,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线上转账汇款或线下资金交易的,即使对方声音很像自己的亲人也不能轻信,因为骗子很可能使用合成的声音行骗,老人应先询问身边的亲朋好友核实情况;
身边人提醒:老年人的家属平时要多关注老人,定期向老年人讲述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骗局,提高老年人识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老人独自慌张转账的异常情况,可向其本人及家人多加核实,或联系辖区派出所共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