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无意间查获的一批仿冒香水,看似不起眼,实则牵动民心民意。
日前,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区分局从11箱仿冒国际奢侈品牌香水入手,在经侦大队、市场监管等多部门联合研判下深挖扩源,厘清犯罪链条、查明犯罪手法,破获了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涉案金额超2000余万元。
“维权”“打假”,是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的关键。
湖北公安机关聚焦群众期盼,依法严打消费者反映强烈的环食药知领域突出违法犯罪,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凝聚联动共治协作合力、优化侦查办案执法效能为抓手,努力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为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严禁直播交易中发布虚假广告;严禁直播交易中哄抬价格;严禁直播交易中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产品……”2025年3月12日,英山九昇茶业有限公司内,英山县公安局民警正向记者展示草拟的茶企“直播带货”提示函,为即将到来的明前茶上市期做足准备。▲英山警方向辖区茶企直播运营团队介绍相关法律规定
据介绍,今年1月,英山九昇茶业有限公司被设立为省级联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民警与工作站成员单位走访调研全县茶企后,联合制定针对性“直播带货”提示函,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销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2023年以来,省公安厅会同省知识产权局、省法院、省检察院新建100家省级联合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加大知识产权密集的企业、园区等区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力度,全链条维护合法商标品牌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开展合规建设,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湖北各地公安机关组织民警辅警定期入驻工作站,提供知识产权维权举报绿色便捷通道,及时收集并处理假冒伪劣产品信息;定期深入企业开展法制宣传、警示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引导经营主体增强诚信经营意识,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截至目前,全省基层知识产权“融站入所”已实现县域全覆盖。2022年至2024年,破获侵犯某酵母公司知识产权案件25起,捣毁生产销售窝点21处,查扣假冒酵母成品、半成品超百吨……一串串数据,彰显着宜昌公安机关服务保障民生的坚定决心。近年来,宜昌公安机关依法严打涉本地知名品牌某酵母公司侵权违法犯罪,协同各部门常态化开展联合行动、会商研判。线索研判期间,某酵母公司法务部在宜昌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派驻法务人员和打假骨干跟班作业,及时开展涉案产品侵权认定、物证处置等工作,助推案件侦办进度。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湖北公安机关联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检法机关等部门,搭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案件双向移送、实时会商、联合执法等机制,建立检验鉴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汇聚打击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等犯罪工作合力,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还会同市场监管、农业农村、教育等部门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常态化开展清查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犯罪嫌疑人擅自在化妆品中添加违禁成分,并销售至多省诱导受害者注射,导致十余人出现红肿、鼓包等不良症状。2024年2月,受害者王某报了警。接警后,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两级公安机关迅速组建专班深入调查,湖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同步开展研判,并对该案报请公安部发起集群战役。目前已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个,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通常情况下,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件会涉及多个省市区,如果‘单打独斗’效率非常低,因此我们会联动相关警种、各级公安机关同步开展研判,最大程度优化办案机制,护航消费安全。”湖北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相关负责人喻晓介绍。针对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跨区域、链条化、网络化等特点,湖北公安机关以深化“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主线,打破警种壁垒,充分运用专案专班、提级侦办、挂牌督办、集中会战等方式,推动环食药知领域违法犯罪全链条溯源、全要素打击,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在此基础上,各级公安机关紧盯基层民警工作需求和难点,围绕环食药侦执法办案工作实际,以“昆仑讲堂”“生态警务论坛”、业务培训班、类案研讨会等形式,全面提升环食药侦民警实战能力和执法规范化水平,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人才支撑。武汉公安机关组织跨区域联动、多警种合成作战,打掉一个制售假冒高端白酒团伙;安陆公安机关辗转贵州、安徽等地,抓获生产、销售盗版软件犯罪嫌疑人10人,打掉生产窝点3处……2024年,全省公安机关破获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领域犯罪案件506起,打掉犯罪团伙86个,端掉制假窝点37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