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十堰市公安局信息公开


十堰发布半年电信诈骗案件大数据:31岁至40岁人群是被骗高危人群 刷单返利诈骗最多

索引号
011080827/2022-48247
主题分类
公安
发文日期
2022年07月13日 15:51:52
发布机构
十堰市公安局
文号

全市公安机关破电诈案525起、同比上升33.59%,抓获涉诈嫌疑人1259人、同比上升20.71%,打掉电诈犯罪团伙114个。

从受害人的情况来看,31岁至40岁人群是被骗高危人群,占到了总发案量的44.78%。从案件类型来看,刷单返利诈骗最多,占比43.6%,紧随其后的分别是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虚假贷款办卡诈骗和冒充公检法类诈骗。针对最容易发生的5大诈骗类型,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搜集了相关案例,以提醒广大市民加强防范。

上半年以来,我市反电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共受理电诈警情616起,同比下降79.87%,立案同比下降34.54%。全市公安机关破案525起、同比上升33.59%,抓获涉诈嫌疑人1259人、同比上升20.71%,打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114个。

受骗群体中,20岁以下占比3%,21岁至30岁占比27.18%,31岁至40岁占比44.78%,41岁至50岁占比17.2%,51岁以上占比7.63%。在31岁至40岁之间的被骗人群中,以女性居多,占到了一半以上。

在盯紧和打击处理的同时,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在广播电视、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开展反诈宣传774次,受教21.6万余人,全市108.5万人安装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公安机关走进单位、企业、学校开展“平安课堂+反诈”授课,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围绕养老诈骗和刷单返利诈骗举办3次大型宣传活动,组织“谨防诈骗安全夕阳”老年人防范诈骗宣传活动、高考反诈防骗等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活动100余场次,通过96110热线、反诈机器人、人工落地劝阻等方式处置预警41万条,成功劝阻97人上当受骗。

5大高发诈骗案提醒市民注意

据统计,上半年来,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主要发案类型有5类,其中刷单返利诈骗占比43.6%,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占比15.36%,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占比6.69%,虚假贷款办卡诈骗占比6.63%,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占比4.53%,其他非接触性诈骗占比23.19%。民警搜集了上半年发生在我市市民身上的典型案例,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上当受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

骗术揭秘:刷单返利类诈骗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并与其他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相互“融合”,成为电诈主要引流方式。

典型案例:3月6日,家住东岳路的女子马某接到一个“招聘兼职”的电话,其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并下载聊天APP后,在该APP群内抢单,按对方要求向指定账号转账购买 BTC、USDT等虚拟货币,转账500元获利了150元,转账1000元获利了300元。在4天时间里,马某先后向对方转账73.79万余元。

6月26日,郧阳区女子周某在家中上网,被冒充顺丰推广员的网友拉进“兼职”群,以刷单返利为由骗走57万余元。6月20日,丁某被微信好友拉进群聊,群内“客服”称刷单可赚取佣金,随后其向指定账户分多笔共转账49598元,丁某发现被骗后报警,涉案金额4.9万余元。

警方提醒:刷单行为涉嫌违法,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骗术揭秘:诈骗分子骗取被害人信任后,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诱导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 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可获得返利,一旦加大投资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并被诈骗分子拉黑,且虚假网站、APP无法登录。

典型案例:2月初,李某收到微信好友发来消息,让他下载“Hilamg”聊天 APP,并称可以跟着一起投资理财来赚钱。于是,李某按照对方的提示买涨跌,其间,投资了几笔都赚到了钱。对方称充值越多赚得越多,于是李某在该平台内充值31笔共155万元,却无法提现,李某发现被骗报警。

警方提示:投资理财需谨慎,警惕虚假投资理财网站、APP。

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

骗术揭秘:诈骗分子事先大肆非法窃取、收购买家网购信息及快递信息,以退款、理赔等为由对买家或平台商家实施精准诈骗。

典型案例:4月17日,丹江口市女子蒋某接到一个自称“购物退款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蒋某之前购买的眼贴膜有质量问题,可赔付297元,后诱导其下载“软视通云会议”APP操作付款,后来对方让蒋某申请借款87540元向指定的银行卡转账,蒋某共被骗10.79万余元。

6月13日,张某接到自称是“淘宝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快递丢了,要对其进行赔偿,让其下载“会汇”APP,随后共享屏幕,按照对方指示在手机上打开各种 APP后,发现银行卡被人转走几万元,对方说把钱转入到指定银行卡内,才能把之前的钱退回来,张某转账完成后对方又让其继续转账。张某发现被骗后报警,涉案金额19.9万余元。

警方提示: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务必到官方平台核实。

虚假贷款办卡类诈骗

骗术揭秘:诈骗分子通过网络媒体、电话、短信、社交软件等发布办理贷款、信用卡、提额套现等广告信息,打着“无抵押”“无息低息”等幌子,以事先收取手续费、保证金、交税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甚至骗取受害人银行账户和密码等信息直接转账、消费,从而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6月2日,谭某因资金紧张在网上搜索借贷平台,其找到了一个贷款链接,点击进去下载并注册“轻松贷”APP,该 APP“客服”询问其贷款金额,并称需要先缴纳贷款额度20%才可完成贷款,于是谭某向对方指定账户转账两笔后,对方称其贷款审核未通过需要继续转账,谭某又陆续向指定账户转账多笔后,对方依旧找理由要求其转账,谭某发现被骗后报警,涉案金额9万余元。

警方提示:任何声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术揭秘: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单位、住址、身份证号等,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典型案例:6月3日,家住十堰经济开发区白浪村的邓某接到冒充公安机关的电话,对方告知其涉嫌洗钱罪让其配合调查。邓某信以为真,根据对方的提示下载“安全防护”APP,在这个 APP内,对方让其填写银行卡账户及密码,并让邓某将名下所有的资金都转入到该 APP绑定的银行卡上,邓某操作完后发现银行卡上的39.56万元被人转走。

警方提示:自称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要求把钱款转到“安全账户”的一定是诈骗。